某次在我的臉書牆上更新了這個狀態,於是收到朋友私訊問我如何做讀書的整理歸納連結?我用這篇文章來回答朋友的問題。 分享一下自己現在的讀書方法。
有關讀書效率的問題,如果沒有用測量工具,就是一個主觀的個人感受。
我之所以覺得自己現在讀書比較有效率,是相較於從前學生時代及在職場工作時代的讀書方式。
彼時和此時的讀書目的和方式不同,因為動機不同,所以主觀的感受不同。
所以這裏分享的也是自己覺得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希望對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有所啟發。
我思考現在的自己和從前的學習方式不同,讓自己學習比較有效率主要有兩點:
1). 現在比較勤於思考。讀書時期多為背誦課本,進入職場讀書只為了知道,缺乏思考與應用。我先生很愛思考,他常常訓練我的思考力,所以久而久之我也比較懂得思考了。
2). 現在是有意識的建構自己的知識地圖,為了用在工作上增加自己的價值,用在生活上讓生活更滿意。
3). 深度工作,刻意練習。後面說明。
在開始分享我如何學習以前,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你現在為了什麼目的而學習(WHY)?問這個問題的優先性大過如何學習(HOW)?及學習什麼(WHAT)?只有知道自己為了甚麼目的而學習,如何學習和學習什麼才有意義。
上面提到的WHY / HOW & WHAT 的黃金圈法則,是Simon Sinek 在TED 演講“偉大的領袖如何鼓勵行動?”中所提出。我覺得也適用於個人與企業一切日常行動中。
先問自己為何學習,才能看到自己學習的動機。動機就和日後行動的持續性有非常大的關係。根據心理學家對行為動機的研究,金錢的報酬並不是最佳的行為誘因,信任、受肯定、認同感、成就感、利他、長期承諾等等才是強力持久的誘因。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每次發心所做的學習能夠持久且又能累積自己的腦力和能力的話,先審視自己的學習動機,把有限的時間和資源投注在對自己有意義的領域是很有必要的。
學習的動機又可以分為是為了個人的進步?還是工作上的需要?不管是為了個人進步或是工作上的需要,一般人學習都是希望對於學習的付出能夠被轉化,轉化成金錢或成就感等等。最好的狀況是學習結合自己的興趣與工作上的需要,這種學習比較能夠持久而且有成就,而且轉化率最好。最需要三思的學習動機是為了賺錢 (而自己沒有興趣)或者是大家都這麼做(而自己沒有興趣),及現在最熱門(而自己沒有興趣),因為這些都沒有先考慮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渴望,自然影響學習成效與轉化率。
我從學生時期就很喜歡看書,單身在台北工作時期,在沒有社交活動的日子,最享受假日一個人躺在家中看一整天書的時光。但是以前看書沒有作筆記和把知識之間連結的習慣,純粹是沉浸在書中世界,舒緩工作的壓力和排解單身的時光。直到去年因為朋友的推薦開始使用得到app,年初讀了斜槓青年,驚覺對岸的知識份子很認真的在吸收知識,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並且應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上助益很大。
我很驚喜的發現得到app中有很多由達人開闢的知識專欄和我的工作與興趣有關,而且可以用很少的價錢取得。例如我購買了與工作有關的管理學課和自己有興趣已經研究了一陣子的西方藝術課專欄,這些都是一整年的課程。另外每天的免費專區也涵蓋很多領域的內容。這半年來我每天都很認真的聽得到app,因為很喜歡裡面多領域的內容。除了得到之外,我還裝了網易公開課,最近又多了喜馬拉雅,和喜瑪拉雅FM國際版,在行一點app。這些app有各式各樣的內容,只要利用碎片時間就能學習各種領域一點知識。
因為聽得多了,我開始想把所有我覺得有用的領域的一點知識用evernote 分門別類整理起來,以方便我搜尋,在有機會演講和開課的時候分享。另外許多被提及而我想進一步閱讀的書本,我也把書目整理起來。為了讓每一次花時間讀書的收穫能夠刻入腦袋中,我開始寫部落格。
在問自己為什麼要學習的時候,思考要深入到自己生命的核心,回答要愈明確愈好。
例如: 我常常被我先生問為甚麼現在要學習數位行銷? 我的回答是,我已經自學網路行銷好幾年,也為自己的商業執行好幾年的網路行銷,發覺自己對研究網路上的消費者行為很有興趣,我想更深入學習數位行銷,幫助自己和更多台灣電商成為網路上的國際品牌。另外從事數位行銷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技能,和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合作,成就我達成工作時數愈來愈少,更多時間旅行及學習其他興趣的目的。
學習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強大的自己或更滿意的生活與生命狀態時,會更有熱情和持續力。當然很多人的困擾是對自己了解不夠,以致於無法回答自己為了什麼而學習。學習畢竟是要付出努力與時間,是要跨出舒適區之外的,如果不是為了更遠大的理想,人的慣性是更寧願享樂的。有關於認識自己,請參考這篇文章。
整理一下我現在的讀書和學習方式,有以下各點。
為了某個目的而學習,自己提問題,自己找解答: 我的作法是儘可能把我自己發問的題目相關的書和雜誌都買下來或借來看或用聽的 (例如得到)。某個時期專注做這件事,隨著你看的量夠多,某些觀念和詞會一直出現,如果你有帶腦袋看書的話,就可以發現這些訊號,把他們彼此之間連結起來,這就是所謂的旁徵博引。所謂的聰明,就是腦神經元之間的連結有多密集。讓自己思考,迫使腦袋活耀,可以強化腦神經連結。
例如我想要設計時間計畫手帳,我不僅研究所有市面所有的手帳形式,也蒐集了所有我覺得具代表性,指標性和有效的有關時間規劃,生命設計的內容範圍,所以現在只要講到時間規劃和專案管理的方法論,例如SMART,PDCA,設定優先順序,多工,九宮格等等,我就知道內容是什麼,進一步我也很熟悉如何用工具和方法做有效率的時間規劃及達成目標。我舉這個例子是要告訴大家,只要你真心想要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上一層,有足夠強的動機,你一定想得出來如何靠搜集資料去找到自己問題的解答。
排定閱讀計畫:這裡我特別指的是書本閱讀。我會蒐集某些我想要進修的領域,由我認同的中外名人推薦的書目,把相關的一本一本閱讀,讀完再寫閱讀心得文章。我隨時都有兩三本書在閱讀中,身上常常帶著一本書隨時閱讀。
例如我前一陣子對講學習和深度工作力的書很有興趣。我讀了深度工作力之後看了精確學習,這些都是彼此相關的。
動手做筆記,整理自己的知識目錄:我發現所有讀過聽過的文章和演講,如果沒有把他們整理起來,很容易就船過水無痕。所以我不僅用evernote 把所有我想要累積的知識內容分門分類蒐集起來,我還喜歡手寫筆記及部落格。聽演講或上課的時候,我會手寫筆記(無法用筆電的地方),或用evernote 作筆記 (可以用筆電的地方)。我做筆記的重點不僅是講了什麼,也記下別人的思考方式和自己當下的心得和收獲。我知道所有的知識要自己體會和用自己的觀點闡釋後才會變成自己的,所以我盡可能逼自己的腦袋從聽到的東西中整理出來一些看法寫下來。另外作筆記也是很好的訓練自己記憶力的方法。和作筆記比起來,寫部落格文章是比較費腦力的整理自己的知識的方法,但卻是很有效的方法。我斷斷續續寫過幾篇部落格文章,今年(2018) 年初開始規律性的寫文章。寫部落格常常會懶惰,我只好逼自己寫。愈是不想寫的時候,愈是逼自己筆電打開寫幾個字,至今有幾篇文章就是逼自己開始寫然後愈寫愈順就寫完了。
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這本書過去這一年常常被提到,我覺得有關刻意練習最重要的三點是:
1).不必是天才,所有技能可以經由刻意練習,投入足夠的練習時數和專注的努力就能得到專家般的技能。
2). 練習還要用對方法,只是重複動作本身的天真練習無法讓你進步,你必須找到突破自己慣性的方法,學習專家自我訓練的方法,一次又一次,才能進步。
3). 離開舒適圈,但不離舒適圈太遠的刻意練習,效果最好。離開舒適圈,才能打破慣性,但離開太遠以至於感受到辛苦與壓力,反而無助於進步。
寫部落格和在健身房的運動項目,都是我的刻意練習。
保持大腦的興奮感,適度緊張: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大腦會感到興奮。這個興奮感可以強化大腦的專注力和學習。緊張感也具有一樣的功能。有帶過嬰幼兒和小小孩都知道這些小朋友喜歡一直重複做同樣的動作,就是他們從這些動作中得到興奮和緊張感,這有助於他們的學習。我自己很喜歡在咖啡廳工作,因為享受咖啡廳的氛圍,我很多需要專注力的工作和寫作都是在咖啡廳完成。例外我每天也會做一些讓自己感到興奮的事情,例如每週去不同早午餐餐廳用餐,上健身房運動,時間允許的話約朋友喝咖啡聊天,找同行聊天,吃簡單的下午茶點心,外出上課,聽音樂,發掘一些讓自己興奮的小事,撥出一小段不受甘擾的時間看書等等,不必等到出遠門旅遊,每天做一些這類小事就能讓自己的工作情緒更高昂,效率也更高了。
了解自己的生理時鐘,觀察自己一天當中腦力和精力的高低點,安排適合的活動和工作。有些人是晨型人,在早上的時候工作效率最好。有些人是夜貓子,愈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愈能火力全開。我自己是混合型,我夏天的時候喜歡早起,冬天的時候可以比較晚睡。所以我愈到夏天,愈是可以在一早起來學習。冬天則是在晚上學習。此外我每天醒著的時候,除了按照原訂的計畫外,還會視自己的體力和精神狀況隨時調整我的工作。例如我通常在早上做需要思考的工作,下午做行政或出貨的工作。覺得昏昏欲睡的時候,我會放下手邊的工作先出去找找刺激,做一些興奮的事再回來工作,或是聽聽音樂或是用音頻學習,驅逐瞌睡蟲,活化自己的大腦。
另外誠心的建議,就是多吃超級食物:蔬菜水果。專家建議,要延年益壽,想要健康且活力充沛,即使到老都能身強力壯,最歷久且經得起考驗的天然超級食物,那就是蔬菜、水果、全穀類、魚類、核果和低脂牛奶。我吃素已經好幾年了。有一篇文章分享我的吃素心得。
分享你的學習成果,得到回饋,這會增強你學習的動機,持續你的學習。找到和你一樣有學習目標的人,互相分享,會讓學習更加有趣,有動力。參加課程和讀書會是很好的找到有相同的學習興趣和熱請同好的方法。
最後重點來了! 真金不怕火煉,尤其要把火拿來燒自己!⌣ 在做了這麼多學習之後,要如何驗證自己的學習有成效?這分為測試和轉化兩個部分。
測試自己對某個領域的學習成果,舉例來說我會以在網路上讀到那個領域的其他文章,內容有沒有超過自己認知的,或自己來寫的話,有沒有可能寫超出原作者的內容。拿時間規劃來說好了,我後來看過的一些文章內容,發現自己能夠比作者寫出更多的內容。
在知識的轉化部分,我是以部落格文章的流量,自己是否能夠提出好問題,以及與標竿人物(例如老師)的理解程度同步,及有機會向其他人表達所學的內容的完整和精確度等等作為標準。轉換成金錢上的報酬不是一蹴可及,我深信一個人的知識累積的夠深夠優質,找到可以服務的人自然會有收穫。
我也相信最好的學習是教學。用教學的方式分享我的知識也在我的規劃中,計畫在一年以後。
最後我要說的是,因為我喜歡看書,喜歡學習,每天每星期當沉浸在學習當中得到的喜悅感就是我最大的報酬了! 其他都是為了驗證我的學習成果。
以上跟大家分享的是我這一陣子以來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和終身伴侶一樣,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我的學習方法還在持續進化中,也祝福你早日發現並建構你自己的學習方法,記得有好方法不要吝嗇和我方享喔!!
持續發佈文章中!歡迎到我的粉絲團- 我的地圖沒有國界-跨境電商蘇菲的日記-追蹤最新動態~ 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