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剛從爸媽家回來,
去參與一個突發狀況。
傍晚從辦公室結束工作去運動的時候,
從LINE訊息發現爸爸不舒服,
幸好我住得離父母家很近,
運動完後沒有花很多時間我就帶著女兒在父母家出現。
現在是晚上10:30。
因為對自己的承諾與鍛鍊,
及對不具名的讀者們的想像,
我一面繼續筆耕兩天前重啟的部落格這邊。
打著文章的同時,
也繼續和國外的工程師協同工作,
解決這兩天網站的速度優化問題。
明天早上我需要早起去醫院幫父親現場掛號,
因為91歲的父親最近頭痛劇烈,
已經影響他的行動和生活品質,
憯害他的身體健康。
幸好我即使現在選擇熬夜,
明天早上也不必向老闆請假,
不需安排先生不需安排小孩,
也無須因為這臨時的安排重新調整工作。
因為我已經是自行創業的數位工作者好幾年了!
對於這種造成時間捉襟見肘的上班族人仰馬翻,
突然的陪伴父母上醫院需求,
我應付起來綽綽有餘。
16+年前我34歲,
是台北電子業的上班族,
美商市場情報公司的業務經理,
底薪加業務獎金年薪150萬。
那一年與其說是遇上了職場的瓶頸,
更貼切說是被單身的心情低潮炸彈炸到。
在我轉換工作的換檔時期,
遇上了來自故鄉的先生,
在三個月不到的時間,
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進入了婚姻。
從此結束我北漂多年的生活,
開始返鄉創業的旅程。
在南部生產後做月子的期間,
偶然看到eBay台灣賣家的故事。
開始接觸跨境拍賣平台eBay,
做完月子邊兼差eBay邊帶小孩也兼差教英文。
小孩一週歲之後決定把兼差轉成創業,
不是繼續教英文,
而是開始當全職的跨境賣家,
設立了公司,
開始聘請幫手。

南部資深賣家聚會 年資十年以上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
我以為是單純因為自己不想要回職場上班。
回首這十多年來的時光,
已經從單純的我個人創的一個業。
交織成看顧著我和先生彼此父母年老的過程,
手把手帶著小孩成長的過程,
及彼此手牽手一起成長成熟的過程。
現在回想起來我小學就嘗試過以抽抽樂創業了,
只是當年缺達人提拔,
我的抽抽樂創業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我喜歡玩抽抽樂。
住家巷口有一家柑仔店有各式各樣的抽抽樂,
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
以小搏大的抽抽樂中獎的驚喜給我很棒的感覺,
看柑仔店老闆娘賺走我和姊姊弟弟們的零用錢更讓我躍躍欲試。
有一年寒假我押下我的壓歲錢身家,
買了好幾盒抽抽樂。
有一天我自己一個人拿著一塊木板,
上面放著我的抽抽樂們,
跑到家附近馬路邊的小草皮,
把木板當作攤位放在草皮上開賣,
我蹲在草皮上,
等待客人上門。
等了一陣子,
街對面果真有一個小朋友眼尖穿過馬路過來看看,
只是我太缺乏做生意的經驗,膽小又害怕,
造成客人也膽小害怕,遠遠的望著不敢靠近。
結果生意沒成交,
臉皮薄的我,端著我的木板就跑回家了,
我的創業夢也隨著開學無疾而終~

創業先? 結婚先? 我34歲做的選擇。
34歲的時候, 我把社會主流對於成為社會菁英一枚該達到的目標, 讀書時拿好成績/考上好學校(文藻語專英文科)/出國留學/在體面的產業和公司工作/晉身到中階管理者/年薪破百萬等等都做過了一遍, 唯獨婚姻還沒嘗試過。 那年年中,我的心情陷入未婚輕熟女或多或少會經歷的低潮和迷網: 工作上遇到一些條件不錯的對象, 但是不像適合進入婚姻的人, 工作變得沒有甚麼味道。 想要改變生活, 厭倦了自己一個人玩, 想要一個伴侶 、一個家庭、一個小孩的渴望, 大於想要在工作上晉升的渴望。 正在換檔的時候, 在年底經由教會朋友的介紹我認識了我先生, 隔年過年之前我們就結婚了, 從第一次通電話到交往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這部份的經驗也很奇秒 可以列入全世界做過這件事的人群中前5%吧?) 我傻事做過不少, 但是也做過很多對的事。 俗語說男怕入錯行, 女怕嫁錯郎。 我是一個在工作上敢於冒險嘗試, 但是在男女關係上卻是小心翼翼害怕受傷害的人。 34歲我一口氣同時做了兩個選擇, 一是選擇了人生伴侶 ,二是進入跨境電商領域創業。 十幾年後的今天看來這兩件事我也都做對了, 至少兩者與我都還happily together。 因為嫁給了我先生 / 結束北漂的生活 / 回到了南部。 因為有了他的鼓勵和支持做後盾, 我才得以有勇氣和機會探索自己擅長和有興趣的事情。 雖然後來雙方對質發現他的支持是因為消息不完全(笑~), 一直的支持也考驗著彼此信心的拉鋸和哆啦A夣口袋的深度。 但整體來說, 如果一開始我做了錯的選擇, 然後以他一家之主做了錯的的決策, 而我以一個住在人家屋簷下人妻有不得不服從的壓力, 那麼今天我可能過著不一樣生活。 可能是在職場繼續做著中階以上的職位, 但是我相信會是茫茫人海中一個不甚快樂的上班族。 創業的過程, 無法用三言兩語來交代清楚。 但是創業的爽度, 有很明顯的刻度。 我很膚淺的只以早上醒來的時候, 我可以以愉快的心情從床上彈起來的程度和速度來衡量, 創業至今我沒有一天起床的時候心情是低點。 職場晨起上班憂鬱bye-bye! 自從16年前, 選擇從家中頂樓一個小房間開始為自己工作的Day One開始, 每一個早上, 不再有Monday Blue。 16年來, 不再有收假症候群, 不再需要向公司請假, 不再需要數看今年放假天數, 只需要決定今天要出去玩還是工作? 即便在創業的過程遇到困難。 還是想要繼續走下去。 經過2019-2020年短暫回到台北和南部的職場, 我更加確認自己回不去了, 當一個創業者的生活比當上班族更豐富也更有趣多了!
創業是天生性格和工作經驗總合的必然結果
16年前返鄉創業完全是意外! 因為結婚後回到南部, 南部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機會非常傳統, 讓學習外文習慣西方思考的我非常害怕進入南部的職場。 寫這篇文章時才第一次做創業適性自我檢驗, 測驗結果和自己的經歷吻合, 我是屬於後天的創業人才。 從小到大沒有人鼓勵我創業, 我的原生家庭和婆家都是教育界和公務人員, 甚至連可能影響我創業的長輩都沒有。 不過從這個點回頭檢視小學時期的某個事件, 或許我天生具備創業的基因, 只是在原生家庭中沒有被激發, 後來在職場中累積養份, 婚後天時地利人和就冒出芽來了~ 跨境電商女王南霸天是朋友給我的封號, 但喜歡做買賣其實有跡可循~~ 五年級生應該都玩過抽抽樂,